
詳細閱讀標準與規范:
在進行測試前,必須理解并熟悉所要遵循的測試標準(如IP防護等級標準IEC 60529、國標GB/T 4208,或特定的行業標準如汽車電子ISO 16750等)。
明確測試的嚴酷等級(如IPX3到IPX9K),包括水流量、噴水角度、測試持續時間、樣品與噴嘴的距離等。
樣品(元器件)準備與檢查:
狀態確認: 確保元器件是最終產品狀態。如果標準要求,應在不通電的狀態下進行測試;如果需要進行功能測試,則需規劃好通電和信號引線的密封引出方式。
初始檢測: 測試前,對元器件進行全面的外觀檢查和基本的電氣性能測試,并記錄數據。確保樣品是清潔、干燥的。
固定與安裝: 將樣品牢固地安裝在淋雨試驗箱的轉臺或支架上,確保其處于標準要求的姿態(例如,IPX3/4的擺管中心需要與樣品重心重合)。模擬元器件在真實使用中的安裝角度(如水平、垂直或特定傾斜角)非常重要。
設備檢查與準備:
水箱檢查: 確保試驗箱的水箱中有足夠、清潔的試驗用水。嚴禁使用污水或含有雜質的水,推薦使用純凈水或去離子水,以防止堵塞噴嘴、腐蝕管路和污染樣品。
噴嘴檢查: 檢查所有噴嘴是否暢通無堵塞,如有水垢或雜質,需及時清理。確保使用的是標準規定型號的噴嘴。
密封性檢查: 檢查試驗箱門的密封條是否完好,確保測試時不會漏水。
排水系統: 確認試驗箱的排水系統通暢,地面排水良好,防止積水。
安全第一:
電氣安全: 在開啟箱門或進行任何操作前,確保設備電源已斷開。如果需要帶電測試樣品,所有接線必須規范、絕緣良好,并做好漏電保護措施。
防滑防摔: 試驗箱周圍地面可能會因濺水而濕滑,請注意防滑,并防止工具或物品掉落。
關門運行: 測試開始后,務必關緊箱門,防止水霧噴出,影響實驗室環境和其他設備。
參數設置與確認:
在啟動設備前,再次確認設定的參數(水壓、流量、時間、轉臺轉速等)是否符合測試標準的要求。
平穩啟動: 先啟動水泵,待水流穩定后,再啟動擺管或轉臺。避免突然的高壓水流直接沖擊樣品的不合規部位。
實時監控:
在測試過程中,應通過觀察窗密切監視樣品的狀態和設備的運行情況。
注意聽設備運行有無異常噪音(如水泵異響、電機卡頓),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。
觀察水壓、流量等參數是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。
規范關機:
測試時間到達后,先停止擺管/轉臺,再關閉水泵。切勿直接切斷總電源,以免水泵在無水狀態下空轉損壞。
打開箱門時,注意頂部或邊緣的殘留水滴落下。
樣品處理:
表面排水: 小心取出樣品,在取出過程中,避免樣品內部的積水因傾斜而誤判為進水。
初步外觀檢查: 立即檢查樣品外部是否有水滲入的痕跡。
靜置與干燥: 在進行全面檢查前,如果標準有要求,需要對樣品進行短暫的靜置排水(例如,IPX7浸水測試后)。注意: 在打開樣品外殼進行內部檢查前,嚴禁用壓縮空氣或烘箱猛烈吹干,因為這可能會將外部的水吹入內部,或驅散本應存在的水跡,導致誤判。應使用吸水性好的軟布輕輕擦拭外部。
最終檢查: 按照標準要求打開樣品外殼,仔細檢查內部是否有水跡、水珠、水霧。同時進行電氣性能測試,與測試前的數據進行對比,判斷是否合格。
水質管理: 定期更換水箱中的水,并清洗水箱,防止微生物滋生和雜質沉積。
過濾器清潔: 定期清洗或更換進水過濾器,這是保護噴嘴和水泵的關鍵。
噴嘴與管路的清理: 定期拆卸噴嘴,用軟刷清理可能的水垢和雜質。
設備清潔與干燥: 每次測試后,清理箱體內的積水,并用軟布擦干內壁和玻璃窗,保持設備清潔干燥,防止銹蝕。
定期校準: 按照設備要求和使用頻率,定期對水壓表、流量計、計時器等關鍵儀表進行校準,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。
懂標準: 操作源于標準,一切操作以測試標準為準繩。
重準備: 充分的樣品和設備檢查是成功測試的基礎。
保安全: 嚴格遵守電氣和操作安全規范。
用對水: 使用清潔的水源是保護設備和樣品的前提。
細檢查: 測試后的檢查需要細致、規范,避免誤判。
遵循以上注意事項,可以確保淋雨試驗的結果真實可靠,有效評估元器件的防水性能,同時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